“呵呵,真好,這個市場真大,咱鐵力農民的糧食,在這里動動手指,就能賣全國!辫F力市年豐鄉愛民村農民,44歲的張洪海,一邊擺弄手機,一邊打著他自己的“小九九”。
“剛開始家里人還不滿意,整天說我,四十多歲的人了,沒個正事,整天擺弄個手機,能當飯吃呀!”一提起前一段時間,家里人的不理解,張洪海就忍不住嘿嘿笑起來,“咋不能當飯吃,我的淘寶網店和微店,剛開張一個多月,就賣出六噸多!
一級跳:辦廠
說起張洪海,在鐵力市年豐鄉這一片兒,可有名了,他是大家伙兒公認的致富能人,他帶著60多戶農戶抱團組建的鮮山水現代農民農機合作社,打出了自己的有機大米品牌“伊鐵金海糧”,認識他的人都服他,都說“這小子,行!”
張洪海19歲的時候,開始務農,土生土長的農村孩子,對土地有著一種天然的熱愛。在家鄉的這片耕地上摸爬滾打二十多年,始終琢磨著不能像父輩那么干,得有自己的活法,在農業上闖出一條自己這輩兒人的路子。他始終覺得,家鄉這方青山綠水,造就的農產品,是最富有競爭力的,天然、生態、綠色、有機這樣的概念,就像是一直在他心中孕育。
2003年,他搞起了自己的水稻加工廠,延長了自己的產業鏈條,把加工環節的利潤,裝到了自己的口袋里。
二級跳:辦合作社
2010年的時候,鐵力市農業局同志在一次深入他家里幫扶的時候,引導他走合作發展之路,“他們跟我說了好多合作社的事,句句說到我心坎里了,我一直琢磨,怎么能再做大一點,可是自己的力量總覺得不夠用,他們的一番話,讓我的心里一下子敞亮了,眾人拾柴火焰高,這個老理兒我怎么沒想起來……”
既然是好事,說干就干,一串聯,有15戶農民愿意加入,于是大伙兒就開始張羅起來,鐵力市鮮山水現代農民農機合作社開張了。到2015年,合作社的成員已經發展到60多戶,集約的水田已經達到330多公頃,有機水稻田66公頃。張洪海算了一筆賬,去年合作社66公頃的有機水稻,每公頃出產有機大米4500公斤,產量上比普通大米少了1/3,但是每公斤有機大米的價格比普通大米多出4元錢,總體效益也比普通水稻種植要高出近一倍。合作社里的其他60多戶成員,和張洪海一樣,都嘗到了有機水稻的甜頭,積極性更高了,“今年再增加30公頃!
三級跳:互聯網+有機農業
有機大米種出來了,要想賣得好,還不能只走傳統銷售的老路,怎么才能打開更大的市場?就在這個發展瓶頸顯現的時候,鐵力市相關部門的援助之手,又伸了出來。
“去年鐵力市領導領著我們到外地學習了一圈,可開了眼了,網絡真是個好東西,咱農民也能在這上面大有作為,這網上的市場太大了!本瓦@樣,在他發展的又一個節點,鐵力市相關部門,各方發力,把張洪海掛到了網上。
“去年學習回來,電商辦幫我找到了一個電商服務公司,我把網上營銷的業務全部委托給‘金海糧品牌集市店’的微店,淘寶網店一起上線!,訂單從無到有,越來越多,都是終端消費者,回頭客也越來越多,“東西好不好,消費者最有發言權,咱的回頭客,自己吃好了,不但又來咱的店里訂購,還在朋友圈里一傳十、十傳百,網上的口碑越來越大!
“現在電商又幫聯系好了一個電子商務運營企業,搞有機水稻生產的實時物聯網監控,讓消費者遠在千里之外也能全天候監看到生產的每一個細節。到底是不是真的不用農藥、化肥,是不是真的全程有機化,一目了然!
“今年我們還得添置一些大型農機具,已經準備出200萬,根據政策國家還能匹配300萬,也就是500萬的農機具用不了多久就會來到咱的合作社,到那時更是如虎添翼!
人勤地不懶,勤奮聰明的張洪海帶著合作社的伙計們,又迎來了一個充滿希望年頭兒……
本文出自:www.ktakat.com
上一篇:讓數據多“奔跑” 使群眾更滿意——山東省威海市依靠“互聯網+”社保業務實現全市通辦
下一篇:互聯網大數據周報:大數據擇時看空,建議關注有色金屬、食品飲料等行業
|